蜈蚣阁历史的由来有以下两种说法:
蜈蚣阁民间传说始于明代,相传在明代海沧东屿将建王爷庙时,破土惊动触怒蜈蚣精,便经常扰乱地方安宁,王爷知悉便施法将蜈蚣精降伏收为徒,后蜈蚣精修成正果,被称为"百足真人",于是当地人就模仿蜈蚣游走的样子,创造了"蜈蚣阁"的游艺形式。
当年保生大帝吴真人一生行医救济百姓,大多以蜈蚣为药引,后人为表示对他济世为民高尚品德的敬仰,就自发形成了蜈蚣阁这种祭拜民俗,村民们要把蜈蚣阁一直抬到青礁慈济宫进香。
"蜈蚣阁"表演与一般"彩阁"不同,通常由十几块至几十块木板连接组合而成。每块木板长1.5米至2米,宽40至50厘米,称为"阁棚";每块"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又可灵活转动。又于卸接榫眼处横穿一根木棍,长度超过"阁棚"宽,用作肩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