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子贡经商典故
时间:2025-04-13 18:40:39
答案

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1)奇货可居

子贡性格活泼,交往甚广,尤其是不安于现状,即便跟老师孔子周游列国,也没有停下经商活动。有一年冬天,当他获知吴国军队将远征北方作战时,便准备往吴国贩运丝棉。他知道,此时的北方正值冰天雪地,御寒丝棉是必备军需,他料定吴王夫差肯定会强征丝棉保证将士顺利远行,如此一来,吴国丝棉必会紧缺,丝棉价自然走高。及时掌握行情,善于把握商机,便有赚大钱的机会。端木赐迅速组织人马,划成若干小组到鲁国各地采购丝棉,然后安排快车运往吴国。果然不出所料,啼冷号寒的吴国百姓很快将丝棉抢购一空。大赚了一笔。

2)子贡赎人

子贡赎人,不收奖励。孔子却说,子贡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了,无形当中给社会灌输了一种观念:做好事应该不计回报,如果求了回报,那就是另有所图,是不道德的。这样一来,本来也能够行善的人就有了道德负担,如果做了反而要被别人质疑,那还不如不做,批评了子贡赎人不收奖励的做法,当然,子贡是欣然接受恩师的教诲。这个事件营销的影响力非常大。

3)为师守孝

相传,孔子病危时,子贡回来晚了,觉得对不起老师,别的弟子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共守六年。后来,为追忆先师功德,心灵手巧的子贡用木头雕刻出孔子像,前来祭拜的将相诸侯见状都想拥有一个作纪念,子贡又从中看到了商机,招募工匠大批生产孔子雕像,大赚了一笔。

4)虚心求学

在千秋商祖范蠡全传中范蠡和子贡有这么一段对话。

一天,范蠡正在书房里筹划着新的一年里生意该如何做。他觉得一个生意人必须手腕活络,不能固守成法,而应当不拘形式,不断地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尽管眼下自己的粮食和丝绸生意赚的钱颇为可观,但如何能将这种增长势头保持下去呢?

正这样想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了。这个人就是子贡,一个同样大名鼎鼎的儒商。

子贡开门见山说道:我是来登门取经的。仔细想来,先生可谓商道奇才,就一个名字,足以见精明过人之处。陶朱公的大名如今是妇孺皆知了。经商人都知道,一个响亮的名号,便是一块金字招牌。有了它,一个商贾便成功了一半,窥斑见豹,就这一个名字,便能看出先生绝非商场俗辈,后面的成功,那是必然的。

子贡先生过誉了,与您相比,我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后辈。先生以一代硕儒而驰聘商界,足迹遍布华夏,生意从不失手,赢得资财万千。今日有幸见面,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子贡微笑道:子贡经商,不过是癖好所在。借经商便有名山大川,在流通有无中赚一点小钱,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要说经验,倒也摸索到一点。不过很简单,只有几个字,两句话: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请先生详细说说:“其实很简单,请问先生,在这个世界上,当以何物最为宝贵?”“先生是说黄金?”子贡却摇了摇头,以手指着院外,说道:“其实对人的生命而言,最宝贵的莫过于空气,人的呼吸连一时半刻也停不得,可谓须臾不得暂离。可是,这空气为什么不值分文,因为太多了,多到无穷无尽,人人可得而用之,世世代代用之不竭。而黄金珠宝为什么尊贵,那是因为它们太少,人们不易得到而已。”

“就以你范蠡先生所经营的海盐而言,就是运用了‘物以稀为贵’这条定律。这海边上,盐多得很,便不值钱,而运到秦国,便成了稀珍之物,上上之品,您便可以大把的赚回金子。至于‘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句话,其实道理是相通的。以农人生产五谷为例,丰年时粮食多了,人们吃不了就要卖掉,粮价自然下跌。此时经商者趁机购进,到荒年时粮价上涨,人们需要粮食,商者再把粮食高价卖出。这一取一予,便可获利无数。”

经商之道

1)至理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内儒外商,为富当仁。以仁为本,以和为贵。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经营有道

子贡擅长预测市场,囤积居奇,坚持人弃我取,贱买贵卖,低入高出的经营策略,加之他能精确地料定市场行情,善于掌握各地的货物差价,及时随着市场供需情况转手而谋取利润,一致富累千金,这就是子贡的“经营诀窍”。

3)儒商精髓

信奉儒家,修升素养,事业有成,内儒外商。子贡儒商精神:以义取利,以利济世,以和为贵,以儒兴商。儒商人格:仁爱立人,见利思义,讲信修睦,乐于施善。儒商生活:博学儒雅,亦文亦商,以商养儒,以儒促商。儒商之道:重守诚信,谋利有度,宽厚圆融,内圣外王。

学有所悟

自古官商是一家,要想挣大钱做巨商,不懂政治不懂国家政策,得不到国家、政府强有力的资源支持,是没有可能性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个经济基础并非纯粹的市场经济,是带有一定计划性的,非民营也。

我们或者无法成为巨商,但始终可以学习巨商的思维,先保证在自己的小众领域里边做到第一名的位置,也是优秀的体现,平凡中的不平凡,与众不同,也是成功。转载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
Copyright © 2025 人份百科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