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县住院后医保报销的流程可能因各地区和医保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般的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
1. **备案**:异地就医人员在门诊看病或办理住院前,必须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需要确认自己的异地就医类型,如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或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准备好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户口本、居住证、外派证明等。
2. **查询定点医疗机构**:在“异地备案”页面内,查询全国范围内已开通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和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
3. **就医住院**:参保地和就医地属于同一个城市时,就医住院时直接刷医保卡或者身份证结算即可。该报销的部分直接报销,个人只需承担自付部分。
4. **出院结算**: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出院结算时没有报销,需要拿发票、结算清单、出入院记录等相关材料回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报销。
5. **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参保人员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后,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门诊就医时,需先了解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规定。
6. **特殊病种报销**:如为新农合医疗,还需带患者身份证、新农合医疗证和转诊备案手续到转诊医院办理新农合住院手续。出院后,需凭相关证件和材料到合管办报销。
建议在外地就医前,先与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联系,了解具体的报销流程和所需材料,以确保报销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