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乘得首丘刻石”应为“公乘得守丘刻石”,它是一方刊刻于战国时期的天然河光石,属于碣类,长90厘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刻石上的文字主要记录了监管园陵的官员对后人的告示。
“監罟肘(守)臣公乘得守丘”:这里,“監罟守”是一种官职名,“公乘”是氏,“得”是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负责监管园陵的官员公乘得正在看守陵墓。
“丌(其)齒將曼(邁)”:其中,“齿”代表年龄,“曼”有蔓延、延长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他的年龄将逐渐增长。
“敢谒後來賢者”:这里,“敢”是古人一种谦虚的语辞,含有希望、盼望的意思,“谒”是“请”的意思,“后来贤者”指的是能继任公乘得工作的贤人。整句话的意思是,公乘得谦虚地请求后来的贤能之士能够继续他的工作。
综上所述,公乘得守丘刻石的全文意思是:负责监管园陵的官员公乘得正在看守陵墓,他的年龄将逐渐增长,他谦虚地请求后来的贤能之士能够继续他的工作。
这方刻石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是我国古代碑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陵墓制度,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和习俗,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战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