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甲乙类药品处方及外配处方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下面是一些主要的管理措施:
1. 规范外配处方:外配处方必须由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师开具,有医师签名和定点医疗机构专有印章。处方必须用钢笔书写,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晰。
2. 防止定点医疗机构对处方配药的“垄断”:参保人员有权选择是否将处方外配,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干涉。一旦参保人员提出处方外配意愿,定点医疗机构应立即给予盖章证明。
3. 严格处方审核:定点零售药店要严格按照审方、配方和复核的程序进行配药,没有定点零售药店药师审核签名不得发药。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要相符合,不得有重复用药现象,也不得有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情况。
4. 处方有效期: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自开具之日起一般有效期限为3日,急诊处方当日有效。
5. 处方保存和备查:处方应妥善保存,一般应保存2年以上备查。同时,处方经执业药师或药师审核并在处方上签名(盖章)后,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规定进行调配、登记。
6. 外配处方管理流程:接收处方的工作人员应核对处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处方上包含所有必要信息。然后,将处方信息输入到外配系统中,并审核处方。审核通过的处方将被发送到外配中心的药房进行配药调配。调配好的药物将经过包装和质检,最后进行配送发放。
这些管理措施旨在确保医保甲乙类药品处方及外配处方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同时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医疗市场的秩序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