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志》陈寿评价:“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及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乃登城望江,叹息者三,谓群下曰:‘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2. 司马光《资治通鉴》评价:“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事蜀先主刘备,以亮为丞相。”
3. 苏轼的评价:宋代文人苏轼曾评价诸葛亮说:“诸葛孔明,虽逢乱世,而能辅弱国之幼主,摄政专权,不失节度,使国无虞。”
4.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塑造了一个智慧超群、忠心耿耿的形象。
5. 杜甫诗赞: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6. 《晋书》:在《晋书·王猛传》中提到了王猛对诸葛亮的评价,认为他是“千载一时”的人物。
这些评价和记载体现了古人对诸葛亮多方面的赞赏和敬重,无论是他的智谋、忠诚还是他的文学成就,都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