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电子后视镜的视野范围要更大。传统后视镜由于采用光学成像原理,想要物象不失真就要损失视野范围,所以只能作出取舍。双曲率后视镜就是两种需求相互妥协的产物,内侧2/3是平面镜,外侧1/3采用曲率半径SR2000左右的凸面镜。这样一来视野范围够了且近处物象也没有失真,但缺点是内侧视野更小,外侧继续失真,看着头晕。
而电子后视镜采用的是数字成像,通过摄像头、处理器、显示屏多个部件处理图像,呈现视角多、视野广、消除了盲区与畸变,同时受雨雪雾等低可视条件影响小,解决了传统后视镜在成像方面的诸多不足。
其次,电子后视镜捕捉画面采用摄像头,不需要传统后视镜。驾驶员向外看时,视野遮挡更小更安全;无外后视镜的设计也能改善汽车的空气动力学表现以及风噪,要知道高速行驶时,后视镜恰恰是车外风噪的最大来源。
缺点:
由于数字成像的原理,⾮常考验硬件设备以及图像处理能⼒。“处理”是需要时间的,距离30万km/s的光速还是有差距的,总会有延迟。不过在国标的修订中,已将电⼦后视镜扫描、成像并返回初始位置的时间要求由2秒减少到200毫秒,所以延迟的问题可以说是解决了。
不过,仍然存在着⼀些问题。例如在夜间暗光环境下,⼩型CMOS噪点多的问题。后⽅恰有⼀只“远光狗”或者你正背着夕阳开⻋,动态范围不⾜,造成的过曝问题。如何保证⻓时间⼯作时,不会过热、出现残影甚⾄⿊屏的问题。这些都对图像算法,硬件规格及可靠性提出了更⾼要求。